特稿|“国考”放榜激起千层浪,最新评价结果究竟意味什么

首页    特稿|“国考”放榜激起千层浪,最新评价结果究竟意味什么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自此,绩效国考成为全国公立医院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到2022年,参评的西医医院达到2112家,其中综合医院1414家、儿童专科医院39家、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84家、精神专科医院132家、肿瘤专科医院50家、无财务年报组医院181家等。参评医院创历史最高,绩效国考成为最具权威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

 

2024年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召开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视频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总结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年工作成效,并表示各医院要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主动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要将关注点从“关注考核排名”转变到“思考内部改进”,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

 

目前,各地持续探索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财政资金拨付、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并在医疗资源规划、医院评审、医保政策调整、领导干部任免与奖惩、重大项目建设、科研扶持、评优评先等工作中运用。有的省份还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省级政府对地市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五张“国考”成绩单张榜后,不断有晒成绩的医院喜报发布,每隔几小时就有根据最新排名结果整理的文章。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伴随着国家政策实施开展长期的追踪研究,对于绩效考核落地促进公立医院产生的改变,有着深入的观察与发现:

 

得益于全国标准的持续完善与落地深化,这5年来绩效考核检验了各地抓管理的力度和成效。紧跟国家政策要求,注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省份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同时拉近各省之间医疗管理水平的差距,对于国家总体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在医院方面,更重视核心技术与资源效率的提升、紧密型医联体与分级诊疗的加速落实、信息化建设与病案质量的深化,规范化管理与经济运行模式更为健全,临床诊疗到科研创新的内涵发展得到支持,患者就医体验与职工关怀的理论得到充分落实与持续创新。

 

2022年的评价究竟哪里不同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引颈期盼的第五张“国考”成绩单在2024年1月8日重磅发布,从考核结果变动情况而言,在A++第一方阵当中就有80%的医院排名产生变动,其他等级的结果也呈现较大的变化,这意味着经历了五次的全国评价仍处于高敏感度的监测管理阶段。

 

【全国15家A++医院的分布:上海有3家,浙江有3家,北京有2家,江苏有2家,辽宁、山东、湖南、广东、四川各有1家,总体情况并未受到2022年部分地区疫情封控的影响,由此可见这张成绩单所处的大环境背景,在精细的评价体系中也得到充分考虑。】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及减轻包括罕见病患者在内的更广大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对于#38~#41的四个次均费用增幅指标,正式使用剔除有关项后的次均费用计算增幅,具体做到了医改导向的落实。

 

 

考虑到部分医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推动落实利用阶段性贴息贷款开展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对于指标#36资产负债率使用剔除阶段性贴息贷款形成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价。指标#48 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则是调整校正使用的报名人数,从15人调降至10人。

 

 

为了激励公立医院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担当,2022年度以受疫情影响的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相关指标权重之和的10%,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收治情况分析,共计45分,具体计算病案首页2022年12月相关疾病收治和重症患者救治情况,并综合考虑区域差异。

 

 

2022年评价结果反映的三个细节

 

1. 不容轻忽的国考科学与权威

 

伴随多年国考课题研究与医院实地走访,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李信仪博士在每一次的报告解读中都表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落地不仅是绩效考核工作形式的落地,更是我国公立医院治理体系的一大变革,经由精准简要的指标体系、病案首页数据直取、周期性数据上报与质控、科学抽样与扎实的专家审查开展评价;对于有提升企图但又心存侥幸的医院,则会触及严密的评价规则而惨痛失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之所以被行业誉为“国考”,就是因为体系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许多“地级市”医院凭借着务实的管理水平提升、运营发展模式的全面变革,考核结果稳步提升,遥遥领先于许多资源丰富的头部医院。

 

浙江省台州医院就是一个例子,其不仅是首个进入全国前50强的地级市医院,而且取得了近三年分别位列全国37、35、33名的成绩提升。基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同质化评价已走过五个年头,现在该是撕去“标签”务实认真思考高质量发展的时候了。

 

 

2. 重视临床诊疗规范过程体现

研究院在2020年的蓝皮书中发布了针对三级医院病案首页质量的调研结果,其中就发现到病案质量管控体系中“诊疗信息”是病案首页最不准确的模块,无法准确反映临床诊疗活动实际。进一步发现在专业人员培养保障体系中,具有卫生信息统计专业背景的编码员在公立医院内属稀缺人才,现有人员普遍为“半路出家”且未经规范化的专业培训。 

 

四年过去了,许多公立医院关注到了病案编码的专业提升与人员队伍的完善,结合信息化支撑有关工作的落实,公立医院的临床诊疗规范与首页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每年在国家卫健委的发布会中,首页质量的通报仍是重头戏。

 

 

3. 立足病案管理提升业务质量

 

依据绩效考核和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相关文件及国卫办医函【2022】167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从三级公立医院落地到现在,可以初步总结三个阶段:

 

阶段一

起步阶段是国考评价体系落地最关键的时刻,当时的主要难点都是围绕在数据上传报送率、达标率不足,主要诊断/手术名称与编码不匹配等基础问题,随着考核工作的深化,基本问题逐步优化,存在基础质控问题医院的2019年有168家,2021年83家,2022年21家。

 

 

阶段二

目前则是进入到全面实践阶段,通过精准、精密、精细的大数据分析与规则库,日常存在的高编手术术式、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不匹配、分解上报手术术式等问题都被揭开。2021年,线上抽查117家医院2951份病历,其中有21家医院有突出的数据问题;2022年,线上抽查119家医院2194份病历,其中有高达47家医院给予扣分或取消考核资格。随着国家考核体系的深化,在大数据运算规则的基础上,随着线上抽查精准度持续提高,若后续再增加抽查医院的范围,难保不会有更多医院遭遇严重扣分。

阶段三

进入病案管理持续深化的阶段,研究院建议公立医院的领导应正确认识病案管理,不仅是质量问题,而是关注临床诊疗规范过程体现的业务内涵本质问题,因为病历内涵质量,不仅和临床书写习惯有关,更是体现医生个人的临床诊断评估能力,并非简单文书质控。为了夯实病历填写规范,提高数据在临床、科研的应用价值,还应该加强医生与编码员的培训与双向沟通。

 

 

打破国考仅是管手术的误区

 

的确,国考的指标#4及#6不仅分数占比显眼,而且还不容易争取满分,然而CMI值对于整体考核分数同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基于诊疗难度对于抗菌药物、医疗服务与住院费用直接进行了校正,因此别再错认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核心导向,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的临床业务都重要,真正的关键在于诊疗难度导向的实际体现

 

 

 

事实上,绩效考核并不是只有26个监测排名指标!之于医院战略突围与学科发展,打造高质量的诊疗特色至关重要;进一步从简单的排名拓展思考,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1的指标内涵相当完整。研究院副院长李信仪博士提醒:当医院要从传统发展路径找到可以超车的“弯道”,就要深入理解在创新诊疗模式的趋势当中,中医、康复、营养、心理队伍的全面扩容与能力提升,对于打造诊疗特色、促进患者治愈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4是全新的发展格局

 

迈入第五年的“绩效国考”,实质上已经充分地实现国家直接掌握单体医院的管理模式,一把尺子”量全国医院更是展现了国家重视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不因地区条件的不同而打折扣,传统行业内的“地域标签”已经逐渐在国考的标尺下淡化。因此,在“新局”中就应该在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下力争突破,加速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落地。

公立医院运营实质上面临的挑战还不仅于此,在2022年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患者就医选择范围受到影响,随着医保政策改革的影响,2023年部分医院已经感受到莫大压力,这样的效应在今年将会持续扩大,如何兼顾日常运营与核心业务导向,如何兼顾资源成本与服务效率,这些都持续考验着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道路上领导者们的智慧。

排名仅仅是自我水平提升程度的体现,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内在逻辑与导向,持续探索、尝试“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落实举措,更值得现代医院管理者进行全面的思考!